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8日下午,学院举办第十四届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初赛暨集体备课会。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博副教授主持。
会上,孙瑜、孙莹、邹雨希、朱冬雪四位老师分别以《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解析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道起黎明赴苍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正道》《勇立时代潮头书写进取人生》《银发经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新蓝海》为题,依次进行了10分钟教学展示。四位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各自的教学主题,运用生动的案例、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精彩讲授,充分展现了思政课教师的风采和思政课堂的魅力。




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占文教授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他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深度挖掘、教学语言表达、课件制作技巧到案例选取等方面,给出了诸多中肯建议。他强调,一要深入钻研教材,将教材体系巧妙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形成学生喜爱的话语体系;二要时刻贴近学生,积极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让思政课更接地气;三要精准把握授课节奏,通过充满趣味的表述、深刻透彻的分析、精准到位的概括与恰到好处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
教务处副处长姜源副教授对四位教师的教学展示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思政课教学应紧密结合学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小见大,用细微切入点传递宏大理论,持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让思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学院将以此次教学大赛初赛为契机,积极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致力于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的思政课堂。学院将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将大赛中的创新思维运用到课堂设计中,丰富教学素材,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让思政课成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初校:李 博
复审复校:李占文
终审终校:李占文
责任编辑:张 宇